中部唯一试点 今年总配额3.24亿吨
长江日报4月3日电(记者康鹏)光谷资本大厦钟声鸣起,大屏幕上开始闪动数据,昨日上午,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正式上线启动交易。
这是中部地区唯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。至此,湖北成为继深圳、上海、北京、广东、天津之后,全国第6个启动碳排放权交易的试点省市。
数据显示,昨日共有22家企业成功进行19笔交易,总成交量51万吨碳,成交金额1071万元,首日收盘涨停,价格从20元/吨涨至22元/吨,涨幅高达10%。
此前,我省通过交易中心实行了第一批政府预留配额的公开竞价,最终以20元/吨成交,共转让配额200万吨,成交金额达4000万元。
昨日,湖北能源集团是完成首单交易的卖家,买家是中石油。湖北能源董事长肖宏江说,昨日前5笔交易均由该公司完成,“总共卖出20万吨,收入实时就到账了。”他介绍,湖北能源投入了7亿元用于节能减排改造,昨日出卖配额,显示公司对减排前景的乐观。
省发改委负责人介绍,我省产业结构偏重,资源约束偏紧,又处于高速工业化阶段,节能减排压力很大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国家下达给湖北的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下降率为17%。
2014年,湖北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为3.24亿吨,这一数字在全球名列第三。包括武钢、神龙汽车、华新水泥在内的138家企业被首次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,成为首批交易主体,涉及电力、钢铁、水泥、化工等12个行业。“这些工业企业年能耗在6万吨以上,是我省碳排放的主要来源”。
交易中心副总经理王海介绍,目前已有几十家机构在该中心开户,其中有不少个人投资者。
昨日,我省还与山西、安徽、江西、广东等省签订了“碳排放权交易跨区域合作交流框架协议”;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与中国建设银行、中国民生银行、上海浦发银行签署总额达600亿元人民币的“低碳产业发展与湖北碳金融中心建设授信协议”;湖北省神农架林区与美国环保协会、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签订碳资产开发与低碳扶贫框架协议。
链接:
我国碳交易市场情况
省市 配额 企业数量
湖北 3.24亿吨 138家
广东 3.88亿吨 242家
深圳 0.4亿吨 635家
上海 1.6亿吨 191家
天津 1.6亿吨 114家
北京 0.78亿吨 490家
截至3月28日,除湖北外,中国五个碳市场共成交77.89万吨,成交3019万元。此外,广东举行了三次配额发放竞价,拍卖802万吨配额,成交金额4.81亿元,成交价60元/吨。
新闻链接: